教育学院2023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业实习
为深入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我校2023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本学期初奔赴各地实习学校开展专业实习,如今已过半程,实习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位实习生在岗位上收获满满。
淮北工业艺术学校的三名实习生赵晗、李湘雨与高振振聚焦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赵晗通过课堂实践,深刻领悟心理教师“守护者”的角色意义;李湘雨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并通过教研活动提升专业素养;高振振则开展专题调研,走访多校总结心育模式后,设计“人际关系”系列团辅课程,运用认知行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反馈热烈。
淮北市第二中学的两名实习生黄仪与魏畅在实践中各展所长。黄仪在七年级心理健康课上创新设计“优点轰炸”“情绪温度计”等互动活动,引导学生互评中发现自我价值,并通过“时间馅饼”管理法化解学业焦虑;魏畅在课堂上运用多样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提升心理健康认知。同时积极向资深教师请教活动策划技巧,持续打磨实践能力。
李倩在安徽省濉溪中学依托学校“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融合课程特色,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带领高一学生探索性格、兴趣与职业发展的关联。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分享,其教学技能在实践锻炼中显著提升。同校的曹韦玉围绕“生涯规划”“情绪调节”等主题设计活动,并参与高三减压团辅,学习应用“正念呼吸法”平复考生焦虑。她曾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成功干预一名因考试失利自我否定的学生,帮助其重构积极信念,践行了心理教师“灯塔与温情传递者”的双重使命。
彭奉洁在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组织心理委员培训,提升学生互助能力;每周五策划团体辅导活动,通过趣味游戏与深度讨论缓解学生压力,营造积极班级氛围。其课堂观摩与心理辅导实践,深化了对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的理解。
胡佳淇与张吴飞在淮北市第一中学承担高一年级心理课程。胡佳淇通过教研活动优化课程设计,观摩专职教师授课汲取经验;张吴飞围绕“情绪识别”“挫折应对”等主题开展教学,在心理剧大赛中学习活动组织技巧,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教师的价值与责任。
在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张恒瑞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实习教师,独立设计并讲授“心理委员培训”“情绪管理”主题课程,通过互动游戏、情境模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课堂反馈积极。同时,她协助开展个体心理咨询,运用认知行为技术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压力与同伴关系困扰,并策划“525心理健康日”活动,提升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水平。
张妍在河南省汤阴育才学校将团体辅导游戏融入课堂,设计“动作接力”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释放压力、增强沟通能力。她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心理调适方法,优化师生沟通技巧,并探索家校协作新模式,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王路阳在禹州南区学校全程参与备课、授课与课后辅导,探索趣味性与启发性并存的教学方法。她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团队合作中感悟教育集体的力量,并明确未来职业方向,坚定了“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教育信念。
此次实习中期汇报彰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习生们的成长与进步。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毕业后投身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实习后期,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不负教育使命,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文图:魏畅、王淑燕/审核:赵小云/审校:刘祥茂/终审:仰丙灿、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