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特殊教育谈本学期《中外教育史》课程上课感受与体验
自2016-2017学年第2学期开始,教育学院率先在全校进行教学改革,即改变长期以来一名教师独自上一门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改由一门课程至少由两名老师共同担任授课任务。这一全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一学期以来有何影响?学生有何感受?下面,将是2016级特殊教育班对《中外教育史》课程的感受与体验。
2017年6月21日上午8:20-10:00,2016级特殊教育专业的全体同学在淮北师范大学文津楼C105,进行了本学期最后一节《中外教育史》课程的学习。令人新奇的是,最后一节课三位教师共同登上讲台与同学们见面。这是从未有过的新奇现象。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的课程就这样结束了,回首本课程的学习,觉得颇有感触。正如冯建民老师所说的,本学期的第一节课,三位老师共同登台与同学见面,是为了尊重我们每位同学,彰显了教育史课程组的团结和实力。善始善终,最后一节课,自然也应该三名教师再次和同学们见面,共同辅导、答疑。
给我们上课的三位教师,各有所长。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冯建民老师讲授中国古代教育史部分,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阎乃胜老师讲授中国近现代教育史部分,毕业于河北大学的刘兆宇老师讲授外国教育史部分。三位老师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分别就自己擅长熟悉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保证了学习内容细致丰富的同时,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与身心的新鲜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我们学习本课程的热情与效率,拓宽了专业视野。
多人授课的教学安排,也让我们看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用心和努力,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培养了我们对学院的归属感,坚定了自己学习和前进的方向。
(文:16特教李鹏飞、史星宇/图:王芹芹/审核:冯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