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陈林,男,1995年5月生,甘肃天水人,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一、主要教育背景
2022.09—2025.07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博士
2019.09—2022.07 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 教育学硕士
2015.09—2019.07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学士
二、主要工作经历
2025年8月,就职于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三、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大学治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育数字化
四、各类论文发表
2020年以来,在《江淮论坛》《大学教育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代教育管理》《教育学术月刊》《高教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独作或一作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12篇、二作和通讯5篇、北大核心3篇、普刊13篇、政府决策咨询报告1篇(获江西省委原副书记批示)。
[1] 陈林.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4,(06):43-50.
[2] 陈林.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内涵式发展:价值机理、行动框架与推进策略[J].江淮论坛,2024,(03):186-192.
[3] 陈林.人工智能嵌入大学内部治理的技术逻辑、潜在风险与优化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24,(03):22-30.
[4] 陈林,祝爱武.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结构要素与行动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5(04):200-208.
[5] 王化笛,陈林,徐生梅,等.高职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类型及父母生涯干预行为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5,20(02):1-15.
[6] 陈林.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域下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探讨[J].中国考试,2024,(09):41-50.
[7] 陈林.人工智能嵌入大学治理的理论图景、价值蕴含与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24,(01):13-22.
[8] 陈林.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优化策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40(01):96-108.
[9] 陈林.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机理、挑战与应对[J].现代教育管理,2023,(11):13-25.
[10] 陈林.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机理与推进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23,(08):95-103.
[11] 陈林,李作章.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价值机理、现实梗阻与优化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24,(12):19-26.
[12] 陈林,王化笛.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出场语境、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J].基础教育,2024,21(05):49-61.
[13] 刘思雨,陈林,田煜昕.瑞典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演进、实践探索与现实镜鉴[J].比较教育学报,2024,(04):3-18.
[14] 饶武元,陈林.国际视野下高等教育研究低被引问题的多维透析与研究启示——基于6本SSCI学术期刊的实例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46(02):99-120.
[15] 饶武元,陈林.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符号消费式“网络自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2(01):81-89.
五、承担各类课题
(1)独立主持并完成各类课题3项
[1] 202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机制研究”(KYCX24_1701)
[2] 2021年度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激励机制影响成因与优化改善研究(编号:YC2021-S013)
[3] 2020年度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我国古代书院制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编号:YC2020-S022)
(2)参与硕导、博导及其他老师各类课题多项: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编号:VAA220010)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传播机制研究”(22BKS051);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建设研究”(21YJA710029)
[4]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形象建设研究”(21DJ03);
六、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1368862109@qq.com